文化中国行|27国学生喜遇长沙非遗

2024-04-20 10:02 来源:湖南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何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文化中国行|27国学生喜遇长沙非遗

2024年04月20日 10:02   来源:湖南日报   

  开栏语

  中宣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谷雨时节走进洞庭之南,开启湖南篇章。湖南日报从今天起开设《文化中国行·沉浸湖南》专栏,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非遗保护传承、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让读者沉浸式体验“考古中国”“探访中国”“游历中国”“非遗中国”“开放中国”的湖南长卷,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宋林

  4月19日,正值中国谷雨节气,也是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

  春雨霏霏中,漫步中南大学校园,来自刚果共和国的留学生代维妮还在回味前一天的“走近非遗-感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4月18日,代维妮和其他来自27个国家的132名中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进修生走进橘子洲头的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体验长沙棕叶编、传统和香制作技艺、长沙剪纸和长沙面塑等中国传统非遗代表性项目,近距离感受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非遗:打开文化交流窗口

  “这是什么?小提琴吗?”来自喀麦隆的田古(中文名,下同)在参观长沙非遗文化馆时好奇地问。讲解员答疑:“这是月琴,是弹唱长沙弹词需要用到的乐器。中国的乐器还有二胡、古筝、琵琶……”

  跟随讲解员脚步,一群肤色各异的外国青年在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前驻足欣赏,不停地询问着。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或幻影成像的形式,菊花石雕、浏阳花炮、湘绣、长沙花鼓戏等非遗项目生动呈现,学生们争相“打卡”后,又立马将合影、视频发布在国外社交平台上。

  戏园里,湘剧演员的每一次变脸,都迎来了国际学生们的惊喜欢呼。在阵阵掌声中,活动进入到传习环节。经由非遗传承人的指导,学生们制作出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面塑,裁剪各具特色的“福”字,缝制小巧玲珑的香囊,编织栩栩如生的棕叶兔子与玫瑰花。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耀华介绍:“活动以‘课堂+基地’的模式进行,让国际学生学习非遗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湖湘非遗国际传播影响力。下一步,我馆将继续联动高校,推出线上线下多元化的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讲好长沙非遗故事。”

  中文: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望江亭上,学生们面向滚滚湘江,神采奕奕,以蓬勃的朝气激情吟诵《沁园春·长沙》等中国诗词。这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以诗为媒,沉浸式体验中国文人豪放的笔触和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来自刚果共和国的代维妮看来,中国的非遗强调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很丰富也很特别。她和同学们在一片欢乐中完成了这次体验,“一切都组织得很好”。

  今年18岁的狄安娜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来到中国留学,会说一口通顺的中文。“我特别喜欢中国的文化和中国菜,也特别喜欢辣的菜,因为这在长沙非常有名。”她向镜头表示,希望有更多俄罗斯人来到中国进行交流。

  本次活动由中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推出,以“国际中文日”为契机,扩大中文学习者对中国非遗、中华文化的认知度,搭建起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

(责任编辑:何欣)